随着市场经济持续增长,各地经济贸易活动的频繁进行,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货物运输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型的产业,而在货物运输繁荣发展的背 景下,物流企业密集、交易频繁、人员高频率流动的行业特点却让一些不法之徒又有了可乘之机。近日,鄂旗公安局经侦大队成功破获一起“空车配货”合同诈骗 案,现将利用“空车配货”实施犯罪的特点和成因进行研析,预警提示广大群众。
一、 案件回顾
2010年8月9日,鄂 旗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棋盘井镇山西宏昌物流中心负责人报案称:2010年8月6日,有位自称郭某的货运司机伙同另一位司机与其签订了货物运输合同,拉走了 75.56吨精煤后,人车杳无音讯。经侦查证实:犯罪嫌疑人毛某、张某、冯某、刘某利用虚假身份、虚假车牌号与棋盘井镇山西宏昌物流中心签订了货物运输合 同后,诈骗了75.56吨精煤(每吨900元),致使受害人遭受68004元的损失。
二、案件特点
一是犯罪嫌疑人在签订合同时使用虚假身份、虚假车牌号、虚假驾驶证等以空车配货的形式骗取货物,运到异地藏匿或销赃;二是团伙作案,分工明确;三是作案手段有较大的隐蔽性,犯罪嫌疑人打着合法运输劳务的幌子,诱骗客户上当,其犯罪动机也不易被发现。
三、此类犯罪活动形成的原因
一是部分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单位对经济主体的准入、登记、备案、年审以及对其经济活动的管理不规范、不及时、不系统;二是物流业主只重利益,不顾安 全,不管是哪的人、哪的车,只象征性地查验一下证照,履行一下手续,便雇用其进行长途运输,防范意识淡薄和防范能力低,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三是物流业 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四是市场经济的诚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管理措施跟不上,监督制约力度不够。
四、预防对策
一是加强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杜绝案件的发生。加强管理,由主要职能部门负责牵头,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达到优势互补共同管理,从人员、车 辆、场地、企业资质等源头抓起,逐一审查登记,从管理上预防和发现犯罪;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优势,达到信息畅通共享。作为公安机关负有服务和管理职 能,应根据警种自身特点,对涉及到的有关人员、车辆、场所等进行信息采集,并要求所有的信息站对自己联系的车辆、人员要认真核实登记,特别是对第一次雇用 的人员和车辆,要对人员和车辆一起拍照,在公安机关备案,以起到震慑作用;三是加强宣传,提高货主和物流业主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针对物流业诈骗案件的特 点、手段,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宣传教育,达到良好的防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