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子商务的崛起,中国的货运配货站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随着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投递成本越来越高,货运配货站公司们不得不开始选择第三方代收点来解决成本及配送效率的问题,小区超市、单位门岗,都成了货运配货站业末端的第三方代收平台。货运配货站的“最后100米”变成了商业模式探索的新切入点。从各种小区自提柜,再到新零售模式的“便利店+自提柜”,业内的尝试从未间断。
“老严,我的申通货运配货站你是不是忘了啦?我来拿了啊。”
在一处货运配货站代收点,一位穿着家居服的女士从外头走进来,径直往代收点最深处走去。
“我帮你找,我帮你找。”老严随即跟了上去。
老严是这个货运配货站代收点的负责人,也是这个回迁小区的业主之一。这两年,类似像老严这样在小区里做货运配货站末端第三方平台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或本来就是小区的业主,或者是熟识周边情况的货运配货站员,又或是做小卖部生意的夫妻顺便也接了货运配货站业务。
事实上,在货运配货站末端的各种场景中,货运配货站量稳定且庞大的社区是从巨头到创业公司都在大力切入的重要场景。36氪之前有报道称,中国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拥有不低于 500 个日均件量在 150 件以上的社区,深圳有 1700 多个这样的社区,厦门有将近 500 个,而长沙有 880 多个。
从形式来看,货运配货站末端主要有第三方货运配货站代收点和智能终端两块。
智能终端的战场相对比较清晰。据从业者透露,目前市场中共有智能货运配货站柜大约19.25万组,中邮速递易在重组之后获得中邮旗下 2.1 万组柜子,自己本身原有 5.6 万组,一共 7.7 万组,占比市场份额40%;丰巢在收购 e 栈后,柜子数量增至 7.4 万组,占比市场份额 38.4%。光是这两家,货运配货站柜的数量就已经领先于行业内其他玩家。
而第三方的货运配货站代收点,现在主要的入局者有电商巨头阿里、货运配货站巨头以及创业公司。但由于业务壁垒不高,中国的城市众多,且每个区域的都有差异性等特点,巨头现阶段也无法一下子吃下全部市场,从这个层面上说,创业公司还存在有不少机会。至少从现在看,“老严们”在社区场景下做第三方的平台依然活得不错。
但是界面新闻也发现,末端
物流最后 100 米大家都还尚在尝试阶段,包括巨头。从业者们正在各自的区域占据点位,验证模式。
这个千亿级的庞大市场,存在着什么痛点?巨头和创业公司现在都是什么状态?又在如何抢占市场?2018 年将会有什么机会?
痛点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从 2011 年开始,我国的货运配货站业务量平均每年同比增长50%,2016年货运配货站业务量突破 300 亿件,与 2015 年相比实现了 100 亿件的增长,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马云在2017年的物流峰会上说,“一天 10 亿件包裹,不会超过八年,估计在六七年就能实现。”
但看似体量庞大且繁荣的货运配货站业,背后却是货运配货站网点的叫苦不迭。
“经常有货运配货站网点负责人过来找我们,说他们现在日子过的很难。”一位服务于货运配货站末端的第三方平台从业者和界面新闻小编说。
根据中金公司发布的货运配货站业数据显示,货运配货站行业毛利率已从 2007 年约 30% 的水平,下滑到目前5%~10%。有内部人士总结:50% 的网点不赚不赔,40% 亏损,只有 10% 能赚钱。如今大量的货运配货站网点经营困难,甚至不乏倒闭。
显而易见的是,货运配货站业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你如果在淘宝退货一栏选择货运配货站公司,就会发现有几十家货运配货站可供选择,一些公司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
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下,不少货运配货站公司为了抢客户,把寄件价格定的越来越低。根据机构研报显示,2010~2015 年,货运配货站行业平均单价大幅下滑 45%,单件收入从 2010 的 24.6 元下滑到 2015 年的 13.4 元,可想而知利润微薄。
另外,招货运配货站员的成本高昂。以上海为例,现在一位货运配货站员的保底薪资是 5 千元,另加五险一金,这对一线城市的货运配货站网点来说压力很大。
让寄件价格标准化以及降低营业网点的成本,是货运配货站网点希望通过第三方平台来尽可能解决的问题。
现在第三方平台的普遍做法是,将有合作的各家货运配货站公司面单放在代收点处供用户选择,价格上相差无几,主要还是凭顾客的个人喜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各家货运配货站公司间的恶意竞争。
降低成本,简单来说,就是货运配货站公司进这个小区不再需要货运配货站员,只需要一个司机把当天的货运配货站打包放在代收点即可。这对货运配货站公司来说确实轻松不少。
不过,虽然已经有第三方平台与货运配货站网点在如此合作,但是这种模式并没有大规模铺开。有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即使货运配货站公司很愿意和代收点合作,但因为现在做末端物流的创业公司体量都还比较小,且并不算知名,所以货运配货站公司还不能完全信任代收点,担心以后会出问题。
另外,随着快件量的高速增长,传统送件上门的投递方式也不再完全适用于任何场景。
对货运配货站员来说,如果工作日送货上门时住户不在家,货运配货站将会面临着无处安放的问题,若是重新带回货运配货站网点,第二天进行二次投递,其实是一件比较低效的事。另一方面,单个快件给到货运配货站员的价格是恒定的,并不会因为二次投递而增加收入,所以当快件滞留甚至几次投递未果,对于货运配货站员来说,这个件相当于是亏损了。
对住户来讲,送货上门现在也变成了一件略为尴尬的事情。原因来自于一些负面事件比如入室抢劫、强奸等案件的发生。扬子晚报曾报道,南京一货运配货站小哥王某去送快件,强行进入一女孩家里,将她推倒在床上实施猥亵。女孩谎称洗澡,冲到门口呼救才最终脱险。
货运配货站行业存在着的这些痛点其实都在影响着末端最后 100 米的配送,但同时也不断的推动着各方作出改变。
创业公司各自据点
有人认为,货运配货站末端最后的解决还是要靠第三方平台和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在上文有提到过,全国现在共有柜子将近 20 万组。货运配货站柜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速递易,据天下网商 2017 年的数据,速递易当时拥有 5.5 万个网点,已投递的快件超过 7 亿件。
看起来货运配货站柜确实处理了大量的货运配货站,但如果和 2016 年全国范围内 313 亿的货运配货站数据对比下,货运配货站柜的占比其实并不大。
丰巢货运配货站柜。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柜子只能放一件货运配货站,且大件物品无法放置,这确实算是智能柜的软肋。与此相对的是,代收点货架的中一个格子便可以塞下 200 个快件。所以,对于大多数创业公司来说,在没有大笔资金的情况下,做货运配货站柜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措。
于是,找第三方平台合作成为货运配货站公司更容易想到的选择。
机会与未来
好消息是,从政策层面来看,货运配货站末端的重要性正在变大。
2017 年 6 月,国家邮政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货运配货站末端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积极推进“货运配货站入区”工程,联合相关部门综合利用现有的连锁商业机构、便民服务设施、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等开展投递合作,争取将智能快件箱和末端投递服务中心等设施列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2018 年伊始,这项政策的推动工作就显得更为紧迫。在 1 月 8 日的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未来三年实施的八项行动计划,其中一项是“实施‘末端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全力推动末端变革,适应城市治理新要求,加快推进‘货运配货站入区’工程,大力发展第三方和智能终端服务体系”。
把之前意见中的积极推进“货运配货站入区”工程的说法,改成了加快推进“货运配货站入区”工程,并大力发展第三方和智能终端服务体系,这被不少货运配货站末端从业者认为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这意味着 2018 年,之前在观望中的资本很可能入局,也会有创业公司更快速的成长,改变如今的格局。
另一个消息是,邮政局有可能会在今年给第三方平台发牌照(货运配货站经营许可),如果消息确切的话,之前时常担心被取缔的第三方平台将拥有正式的资质进行合法的经营,成为一只正规军。
“我们希望可以合法经营,可以纳入邮政体系的监管范围之内。”应秀王和小编说。当然,这也同样是其他很大一部分创业公司的想法。在一个还在摸索中的领域,首先一步合规就代表了更大的机会。
末端物流最后 100 米趋于规范化、体系化后,并不代表着垄断及涨价,一个健康的行业可以将用户和企业的利益维持在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