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AI和机器人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
物流解决方案的智能硬件公司。Geek+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覆盖了货品存储、订单拣选、自动搬运、包裹分拣等不同的
物流应用场景。
目前,Geek+的机器人出货量已近千台,实施运营的项目达二十余例。Geek+服务的客户包括电商、3PL、货运配货站、鞋服、医药、商超、汽车、3C零售、物流和工业制造类的企业,目前客户包括唯品会、天猫超市、联华超市、苏宁等40个。
今年7月13日,Geek+宣布获得6000万美元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私募机构华平投资领投,原有股东火山石投资等投资方跟投。在此之前,Geek+于今年3月完成1.5亿A轮融资,由VC祥峰投资领投,火山石投资和高榕资本跟投;于2016年5月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火山石投资和高榕资本。
随着AI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智能传感器、输出设备等智能硬件设备价格降低,以及人力成本的上升,智能机器人代替人类劳动力逐渐使用在不同应用场景中,也越来越多的实现商业化落地。
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报道过在家庭陪伴机器人ROOBO,代替餐厅商场服务人员的智能机器人(擎朗智能),而更多领域的简单重复性工作正在被机器人代替或即将被智能机器人代替。
智能硬件代替劳动力的画面在更多场景中上演,在天猫超市、唯品会、亚马逊等大型电商的仓储,智能机器人也被投入使用,代替人工劳动力的同时提升效率。
发现痛点:大型仓储成本高效率低
2012年,亚马逊以7.75亿美元收购Kiva System公司,获得其仓储机器人业务,该机器人能够举起重达3000磅的货物,可以达成每小时处理订单为传统方式的2至4倍,大幅提高仓储效率。之后Kiva被并入亚马逊Robotics部门。
彼时,国内外电商仓储还是以一种相对传统、低效的方式在运行着。
“中国的电商仓储中人力成本占比过半;而仓储员工流动率又较大、平均每月更换10%;旺季更是出现人力不足等问题。” 智能机器人Geek+的CEO郑勇说,“在人力仓库,是靠人推着一个小车绕着仓库找商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订单商品集齐,再拿去打包。整个过程中,大量的时间花在拣货。一个仓库的操作功耗有60%都花费在走路。”
一位京东拣货员微信计步器在“618”当天的步数记录是6万多步,一个拣货工人一天可以走20公里以上。在拣货这个环节,时间成本、劳动力成本都很高。
与此同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正进入生活的各个角落,电商能够覆盖延伸至生活的各个细节,大量交易在线上完成。零售的方式也从厂家、代理商、分销商、商铺等一层层渠道转为由各大电商仓储向个体发货。
随着交易不断从线下转至线上,仓储和物流的压力也急剧增大。传统人力拣货仓库面临的效率底、劳动力度大、工人离职率高等问题大大加剧。特别是双十一、店庆等优惠活动期间,订单临时增加几倍到几十倍,而仓库临时招不到大量临时工人,仓库面临爆单等窘境。
基于这样的市场背景,郑勇选择与李洪波博士、刘凯和陈曦三个清华校友共同创办Geek+,定位仓储机器人行业。郑勇曾在多家世界500强公司担任高管,并新天域负责机器人行业研究和投后管理,而刘凯和陈曦分别是机器人系统算法方面和机器人硬件研发的专家。其余研发团队由清华、中科院、北航、哈工大等高校的博/硕士组成。
经过两年的发展,Geek+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应用案例最多、业务规模最大的智能物流机器人公司。
Geek+创始人兼CEO郑勇
解决方案:仓储机器人以及物流管理系统
Geek+成立于2015年2月,将商业场景定位于仓储物流领域智能机器人,主要研发生产以智能机器人为主的拣选系统、搬运自动化系统和分拣系统,覆盖货品存储、订单拣选、自动搬运、包裹分拣等应用场景。
Geek+将人工智能作为大脑进行自主决策,通过机器人为肢体完成自动操作,其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其目标客户包括电商、3PL、货运配货站、鞋服、医药、商超、汽车、3C等,涵盖零售、物流和工业制造企业;目前已经量产并且在大型电商、零售公司、医药企业、制造业工厂等场景实现商用。
为了达成提高仓储效率,Geek+为大型仓库提供拣选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和分拣机器人三款机器人满足不同功能,配合Geek+为企业研发的仓库管理系统运维。每台 Geek+ 智能机器人售价与一名拣选人员年工资相当,并附带后端部署系统。
整个拣货过程中,传统仓库还是“由人到货”的满仓库去取货的方式,智能机器人主要达成“货到人”自动化方式。
“货到人”机器人可以根据订单需要及库存信息,自动驶向货架并将其抬起送到
配货站,
配货员面前的电脑会提示配货订单所需商品在货架的哪个货位上,伸手取下即可,员工全程无需走动。同等面积的仓库原来需要90人,使用拣选机器人之后大约需要30人拣选。
“单件商品平均拣货时间为10秒,小件商品拣选效率超过5倍人工,拣选准确率可达99.99%以上。” Geek+的客户苏宁表示,人工拣选准确率最高只有99.5%,机器人能达到99.9%以上。
在双11等电商特卖期间,Geek+将同一品牌商品上至同一货架或货位,并根据商品销售热度合理安排货架排布。在特卖期结束后,可直接按品牌将商品退回至供应商,节省了商品退供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技术上,Geek+不同款型不同迭代版本的智能机器人采用不同的技术。以仓储机器人P500为例,该机器人最多可承重 500kg 的物体,采用二维码导航、红外避障技术,可支持多机器人交互学习和信息融合。该设备24 安时的锂电池一般在使用 70%时安排恒流充电,5 分钟即可充满。
截至目前,Geek+已为包括天猫、唯品会、苏宁在内的20多个客户的仓库部署了近1000台机器人,并协助天猫商城渡过双十一大促的考验。预计到2017年底,Geek+部署的机器人数量将达到2000台。
另外,Geek+目前已经在布局海外市场,而且已经在日本完成第一个海外项目的部署实施,即将投入正式运营。
未来:更加复杂的市场格局
除Geek+外,市场上类似的仓储机器人产品还有海康、新松、水岩科技等。此外电商巨头亚马逊早在五年前布局仓储机器人,京东也在不久前斥巨资自建仓储机器人体系。
未来,Geek+将会扩展机器人和AI的产品线,覆盖更多的应用场景,并且加快国内业务布局和拓展,扩大业务覆盖区域和行业,为更多的客户提供全面一站式的机器人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
根据权威机构Tractica的预测,到2021年全球仓储和物流机器人出货量,将从2016年的4万台激增至62万部。整个行业的市场收入将随之从2016年的19亿美元增长至224亿美元。
仓储无人机器人领域未来还会有十倍以上的增长空间,对于目前市场上的仓储机器人Geek+、Swisslog(瑞士)、GreyOrange(印度)、快仓、KID水岩科技、新松等来说,提升机器人性能和效率、掌握自主研发技术和研发核心科技是其抢占市场先机和制胜的关键。
有观点认为,2017年的仓储机器人市场已经处在了爆发的蓄力阶段,而这个真正爆发的时机可能就在2018年,在此期间“市场教育”的过程将彻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