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无车承运人试点政策的实行,导致“无车承运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好像沾个边的都能注册个“无车承运人”。这就跟最早的车货匹配,区别开了,又回到了最早三方物流公司盛行时期的感受。那个时候手上但凡有点固定货源,就能撑起一家三方物流公司。
而现在尚未完全公布,就已经有281个企业申报试点成功,相当于政策赋予他们合法的开票权利了。圈内人知道,以前拉货经常需要买发票大省,经常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忽然开出了上亿发票。这种情况,现在估计是不会发生了。对于行业来说,算是一个利好现象。
第二,发力周边后市场
纯粹的车货匹配很难实现交易闭环,不给点小恩小惠就没人用,一旦抽成就更是死路一条。所以现在有的配货软件开始发力货车后市场及其他周边服务,提供停车、ETC卡、保险等。据了解,现在连一些货车导航软件也开始做后市场了。
第三,滴滴的路走不通
业内都喜欢将“车货匹配”比作是货运版“滴滴”。但其实,滴滴一单补贴个几块钱,对于双方来说都很不错了。货车补贴个几块钱,简直就不痛不痒啊!不仅如此,打车作为一项生活需求,并不会存在分配严重不均匀。北京打车的人多,车也多;三线城市打车人少,车也会少,相对来说还是很均衡。跟滴滴比,车货匹配实在是复杂太多太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