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青岛市孵化器种子基金的第一个投资项目,陈磊的山东易运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运输”)曾在20天里就折服投资人。
打造一个无车承运的平台,很容易变成另一个烧钱的货运版“滴滴”。然而,从2016年1月28日成立公司到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易运输不仅在初创阶段就养活了自己,还在货运管理和车队后市场拓展出了广阔的业务空间。
△易运输创始人陈磊
靠痛点获取用户黏性
不烧钱反赚钱
自己没有一辆货车,但却拥有大量的车辆控制权,来满足货源方的运输需求。
易运输这种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车货匹配的模式,看上去很像货运版的滴滴。然而,陈磊说他们与滴滴最明显的模式差异之一,就在平台如何吸引车辆用户、取得车辆控制权的方式上。
众所周知,滴滴靠的是资本驱动,是互联网平台中很普遍的“烧钱”补贴模式。陈磊分析道:“滴滴这么做是因为客运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补贴对司机和乘客用户来说都能有足够的吸引力,可以产生黏性。而货物运输比如粮食、电器、化学品等,因为货源的不同,在运输、运费计算中不能采用相同的标准,补贴对于司机来说也没有什么吸引力。”
易运输抓住的是货运车队的刚性需求——加油。通过与中石化达成团购柴油的协议,将具有优惠价的加油卡释放给物流车队和个体司机,再通过加油信息掌握车队信息。易运输平台“就可以达到三方共赢:车队可以享受优惠的油价、杜绝以往司机私自偷油的现象;中石化可以增加加油量;而易运输在掌握车辆信息的同时还能赚油价差价。
△车队在易运输平台上,可以实现油卡、资金、保险、车队司机等的管理
从去年5月上线加油卡到现在的一年多时间里,易运输非但没有烧钱,2000多万的营收,足够养活整个团队。
陈磊向小编展示了易运输自主开发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上。在这个系统里,货源方可以发布运输需求、获取运力,选择适合的物流公司或车队承运货物;物流公司可以管理自己的车队、全程管控车辆进度,获取加油、保险等车后市场服务以及财务管理、月结报表等车队管理服务;司机在手机app端也可以通过拍照及时录入货单信息、刷卡加油。
物流行业连续创业
青岛成为业务新起点
为什么易运输可以稳健地迈出这创业的第一步。陈磊说,或许是因为在互联网+物流行业里连续创业了两次,让他对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陈磊原本学习的是国际贸易专业,看上去和物流专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然而2009年一工作,他就和“互联网+物流”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陈磊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为中石化燃油采购提供第三方支付解决方案的公司工作。这是一家广州的公司,而陈磊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公司的福建分支机构从业务经理做到大区总监。
在此期间,陈磊大量接触到了物流车队。他发现物流公司不仅仅需要买油便宜:“因为车队做的都是有车承运的业务,公司既要买车又要雇佣司机。在此过程中,司机的偷油等行为产生了很大的管理内耗,车队缺乏高效的管理手段。”
看到这个痛点,2012年,陈磊和几个同事在福建厦门创办了一家为车队提供信息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这家公司在三年内走到了A+轮。
在2015年底,由于大量物流公司把车辆转卖给司机,此前的车队管理痛点不复存在,公司面临着转型。因为在转型方向上存在不同的见解,看好货物运输方向的陈磊带着部分团队另起炉灶。
在陈磊的构想下,易运输应该是一家全国性的公司。在正式铺开业务之前,团队先进行了一次对全国货运市场的摸排调查。陈磊发现,山东省的营运货车保有量高达60万量,位居全国第二,而山东的制造业企业数和货物转运量也非常庞大,青岛港的吞吐量高达厦门港的四倍。陈磊决定把公司落地在青岛,创办山东易运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离客户更近。”
△易运输app示意图
目前,公司的团队共有21人,其中青岛作为易运输的全国总部和运营中心,共有14人,主要负责业务落地;在厦门,陈磊保留了一支7人的技术团队,因为“南方的研发人员更容易招收”。
目前,平台共掌握400多个车队的近万司机和车辆信息。今年4月平台正式开展派单业务后,每月派出20余单。
从数据管理系统
到供应链金融平台
对于陈磊来说,易运输已经完成了公司发展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那就是搭建无车承运的业务管理平台,为货源方和车队提供运单全程监控和一站式的跟进服务。
第二阶段,易运输希望通过对运输数据的累积,具备对货源方进行信用认证的能力,开展供应链金融等业务。
△易运输在早期上线的运单管理功能外,还上线了供应链金融产品
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尝试推出金融产品。在加油卡的环节,公司推出了白条业务,允许车队在加油环节先消费、后付款;在保险环节,由于保险公司定损赔偿需要一定的时间,公司推出了赔付款垫资业务,缓解车队的资金紧张问题;在承运环节,公司还将推出运费垫付业务,还将展开通过平台为货源方进行货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业务。
2016年12月28日,在公司成立整整11个月的这天,易运输获得了青岛创联万相创业投资中心 (有限合伙)的200万的天使投资,他们也成为青岛孵化器种子基金的首个投资项目。
据创联万相基金的经理、投资人许鹏介绍,从在创联工场孵化器举办的下午茶活动上初识陈磊,到达正式成投资意向,前后不过20天的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作出投资决定,陈磊征服投资人靠的是“具备格局和职业素养的团队和回归经营本质的商业模式”。
在许鹏看来,这是一个“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健康公司”,而陈磊则是对“所在细分行业有专注深刻认识的掌舵人”。在讲述投资过程的时候,许鹏分享到一个细节,在双方制定项目融资用途和规范治理条款时,陈磊主动提出将“不得购买公务用车”写到公司章程中。这让许鹏对他更加刮目相看,因为买车,是很多创业团队拿到投资之后理所当然的第一选择。
在提到这一细节时,陈磊表示:“在两次创业的过程中,我看过太多资本对公司产生不同作用的例子。但创业融资,是为了公司的良性发展,首先应该让客户得到利益,其次是员工,最后才应该是股东。”
目前,陈磊正在进行Pre-A轮融资的洽谈。陈磊笑言:“这一笔融资到位后,依然不会买车。”易运输正准备在江苏、江西成立分公司,向更多的省份推广复制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