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版“滴滴”的规模越来越大,浙江首批无车承运人日前已获经营许可。此前,2016年10月,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按照交通运输部的部署,启动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申报工作,根据交通部官方网站的信息,全国有283家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
每经小编 蒋佩芳 王敏杰 每经编辑 张力
货运版“滴滴”的规模越来越大。《每日经济新闻》小编获悉,浙江首批无车承运人日前已获经营许可。此前,2016年10月,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按照交通运输部的部署,启动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申报工作,根据交通部官方网站的信息,在3月底举办的全国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培训班上,全国有283家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
4月18日下午,在“绿色变革 城配未来——2017中国城市运力峰会”上,《每日经济新闻》小编从传化智联(002010,SZ)旗下易货嘀方面获悉,其已联合东风汽车、中车电动全球首发互联网绿色能源城市物流车,意在借新势头抢占市场。在此之前,无车承运平台与传统汽车制造厂家还尚无类似合作。
推进绿色物流发展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推进绿色物流发展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共同选择和必然要求。”在18日的峰会上,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田春青开篇即这样表示。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近年来在整个商业运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大批排放标准不高的货运车辆已经成为一大难题。根据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显示,近十年中我国碳排放量从5000万吨飙升至16000万吨。
具体到城市配送这一细分领域来看,情况亦是如此,大批排放标准不高的货运车辆令节能环保问题“雪上加霜”。易货嘀此前发布的《中国城市配送市场发展蓝皮书2016》报告显示,中国城配货车有1300万辆,数量是出租车的5倍。
在此背景下,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田春青说,这个规划主要目标就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此外,规划还明确提出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和城市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企业显然“嗅”到了趋势及商机。据《每日经济新闻》小编了解,今年3月底获浙江省首张“无车承运”牌照的易货嘀,此次联合两大巨头——东风以及中国中车下属中车电动推出互联网绿色能源城市物流车,这在全球属于首发。而从3月底在杭州举办的全国无车承运人培训班的数据看,目前全国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已经接近300家。
万亿级城配市场尚无领军者
尽管是物流行业中的一个细分领域,城配市场的规模并不小。《中国城市配送市场发展蓝皮书2016》显示,全国城市配送物流市场规模已破万亿元,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不过,目前城配市场还面临着缺乏管理主体、没有准入门槛、行业标准混乱以及货源订单高度分散等诸多问题。一名来自无车承运物流试点企业的人士指出,中国的城配规模的确很大,但至今为止没有城配行业的领军企业。此外,由于缺少数据分析和对未来市场做出预判,总体空驶率依旧居高不下,行业集约程度较低。
在此背景下,基于城配市场的企业正迅速发展。今年初,“唯捷城配”就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德屹资本,不过没有透露融资金额。此外,包括饿了么、百度等互联网企业此前亦已进军城配领域。
不过,货运配货站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告诉小编,因为类似车辆通行难的行业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目前资本对城配企业仍旧持观察态度。
和整个物流行业一样,聚焦城配市场的无车承运平台企业也在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无车承运人出现后,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已使得城配企业可有效预测未来市场趋势和竞争环境,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同时还可以利用技术创新,通过智能派单、零担拼车、放空赔付等有效解决空驶、空载问题。
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运力分散是推进无车承运人的一大难点。一方面,因货源不足造成的闲置运力,亟待整合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大量货源也急于找到优质可靠的物流供应商。”在此次峰会上,有企业人士向小编这样表示。在其看来,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要整合社会化运力,更要集结千万中小微车队,实现车队的转型升级。
易货嘀方面就向《每日经济新闻》小编透露,其已于日前推出车队加盟计划,意图通过整合以司机和车辆为核心的中小微车队资源,实现运力资源优化配置。
徐勇指出,在城配市场,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很多,但车辆通行等方面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仍难以推动行业发展,因而这个市场真正“做起来”还需要时间。“城配市场没有太大的企业,要出现这样的企业至少需要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