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夫妻车”出现,丈夫负责开车,妻子负责找货。那时候物流还不是很发达,货运信息部也很少,在一些停车场内,卸完货的车三五成群停在一起,驾驶卡车劳累了一路的丈夫回旅馆休息,妻子搬一个小板凳,拿一个空车配货加上目的地的线路牌就坐在车前面收货,直到货收满,发车。
第一次见到孙恩忠夫妇,孙恩忠正在车上负责卸货,而卡嫂在下面负责接货。“妻子跟我跑车已经有4个年头了,她不怕辛苦,主动帮我接货,为了减轻我的负担,像拆篷布、拆篷杆这些事基本都是她帮我一起做,省时省力,俗话说得好,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老孙自豪地说。
孙恩忠从2004年到至今一直从事货运生涯,主要负责拉水泥,当初借遍了所有亲戚钱贷款买下的车,还好那几年好跑,一个月跑3趟,能挣7-8万,减轻了很多一些压力。
孙恩忠说“现在货源紧缺,天天为货源急的焦头烂额,还好有我爱人在,你们可别小看她,她经常从自己微信朋友圈或她同学群里面帮我找货源,比如:之前拉的铁塔、铁件,都是她从同学那找到的货源来维持现状的,她在我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总是有办法帮我解决行车中的各种困难,我为有这样的爱人感到自豪”。
据了解,很多女性在找货的时候是一把好手,本身女性的亲和力更强,同样也更细心,在找货的时候讨价还价也更得心应手。
除了孙恩忠夫妇外,还有不少常年跑“夫妻车”的朋友,俩人配合默契,虽然一年比雇佣驾驶员的车少跑几趟,但是效益相差无几。到达一个地方后,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干什么,连衣服都有人洗。
卡嫂在车上撑起一个家
近几年在安徽、河南、四川等运力输出大省大量出现“夫妻车”,集中于散户,他们的大量出现则是迫于各种压力。
中国公路网近些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服务区成为了长途卡车司机吃饭、休息的港湾,但这个港湾好像并不如人意,批着服务的外套,执行着垄断性质经营,在来往穿梭于其中的人身上“雁过拔毛”。很多服务区里饭已经卖到了人均40元的标准,给人却是连高速路外10元标准都不如的质量,吃饭是跟给车辆加油一样重要的事情,怎么解决呢?
据笔者观察,一般来说行车到上午十点过,找一个合适的服务区停进去,卡嫂会拿出肉、菜、大米、调料进行分摘洗,放入锅中后,车辆继续行驶,由于卡车是24V电压且电压不稳定,转换到220V后效率偏低,这些家用电器就有点力不从心。烹饪的时间就会比在家中略长,快到12点的时候,饭菜准备好后,再将车开到服务区里进行午餐,当然饭后洗锅洗碗依旧是在服务区里进行。很多服务区除了餐饮差,治安同样差,偷油、偷电瓶、偷备胎屡禁不止,保安形同虚设。疲倦的实在没辙才进来的卡车司机也不敢安然入睡,这时,卡嫂就充当起了随车保安的角色,在一些干线高速服务区里,后半夜经常能看到坐在副驾驶打盹的女人,她们可不是没有卧铺睡才坐在这,后半夜她们是自家卡车、自家丈夫的守护者,打起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神守卫着这一切。
夫妻车有未来吗?
谈到未来,孙恩忠没有太多憧憬,跑了十几年车,其他的事也干不了。现在这种市场行情下,散户也挣不到太多钱,养活过一家人后积蓄也不多,只有继续跑车,干到哪天算哪天。
物流行业正在洗牌,专线化已经很久了。虽然散户目前在市场上还占大多数。但运力集约化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散户——小型专线车队(散户抱团)——中等规模专业车队(物流企业自备车)——大型加盟车队(司机入股)——小型专业车队(带车加盟)之路越走越顺畅。说到头来还是以个体司机为主的车辆持有模式,公司化管理,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干。司机就负责开好车,而物流企业车队负责车辆调配、货源管理、运费结算等。经过亲密无间的配合,将物流各个环节效率提升至最高。
说到这,卡车司机的职业化跟“夫妻车”有什么关系?
那么有这样疑问的人,你们可就太低估女性的力量了。 “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名言也能证明,女性在长途驾驶这块有着越来越多的参与。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笔者就见过女卡车司机驰骋在各大交通干道上,那会笔者一直很质疑,这些人是否有合法的驾驶资格,驾驶水平又如何?为什么只能在高速路上见到,是因为没有交通执法力量的监管偷摸顶下班么?在当下,卡车司机职业化进程给了大家答案,其实夫妻档开车,在行车效率不被降低的情况下,有利于维护卡车司机的精神需求、感情需求、生活需求从另一个层面保证了行车的安全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