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降低物流成本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抓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情况下,目标已经明确,路径选择就成为决定成效的关键问题。因此全面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实施规范和减少港口收费、减轻货运车辆检验检测费用负担等降费措施,给企业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降成本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什么是降费
去年,全行业降低物流成本558亿元,今年上半年已降低了35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45.5%,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可以说,当前情况下,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降成本任务能否完成,因此必须深度挖潜、持续用劲,坚持不懈抓好这项工作。
当然,“降费”只是降成本的措施之一,不是全部。单纯通过降费的方式来降成本,只能治标,难以治本,也不可持续。主要是因为,降费一定程度上属于零和博弈,一方受益则意味着另一方受损。
比如高速公路、港口等降费企业,本身也是物流业的重要环节,它们通过让利使运输企业和货主受了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但客观来讲,这些降费企业也需要生存和发展,降费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会遇到企业可承受度这个“天花板”,也会影响到整个物流生态链的健康运行。因此,不能只在“降费”上做文章。
什么是增效
“增效”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根本途径。对企业来讲,时间就是效益。通过组织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无车承运人、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形式,可以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
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可以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也可节省一笔不小的支出。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等设施的网络化水平,促使运输装备多拉快跑,提升运输的综合效率和长远效益。特别是,通过“增效”来降成本,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多方共赢的发展典范。
比如,蓬勃兴起的“互联网+车货匹配”新模式,优化了运力资源和运输路径,有效降低了空驶率,提高了运输效率,货主、运输企业、终端消费者等各方都受益了,也有效促进了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治本之策。
总结
降低物流成本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把治标和治本统筹起来、把“降费”和“增效”统筹起来、把“降本增效”和“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双管齐下、协同发力,才能既利当前、又惠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