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物流”二字家喻户晓,可在20年前知道的人却为数不多。陈云俊算是与物流业结缘较早的,起初他只是一名货车司机,如今他撑起了物流界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走下“货车”结缘物流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陈云俊刚参加工作,是一名大货车司机,每月可以赚到五千至一万元。虽说赚钱多,但非常辛苦且伴随着风险。一个人长期在外出车,吃、住都在狭小的驾驶室内。若开车没走高速公路,一千公里跑个来回少说也要七八天时间。
工作几年后,陈云俊经过慎重考虑,终于决定走下“货车”,为家人创造一种更为安定的生活。陈云俊回忆道,有一次他到一家餐馆吃饭,发现店内有很多外地拉货来昌的货运司机,他们往往是在南昌卸完货之后,就开空车回去,这让陈云俊打起了“小算盘”:“如果我能为他们介绍点生意,让他们车子不放空回去,就可以赚取介绍费。”于是陈云俊立即行动,来到洪城物流商圈搜集发货信息,然后将发货信息和司机信息匹配,为供需双方提供便利,赚取一部分差价。“我一家一家去问,终于接到了第一单生意,赚到100元钱。这100元钱对我而言,意义非凡。”陈云俊说,那之后越来越多的司机和货主与他有了业务往来,陈云俊也正式踏上了创业之路。
起初他开了一家名为“大众物流信息部”的门店,门店仅有20平方米,一部电话,几个员工。在陈云俊的努力下,门店快速发展,到1997年,小小的货运部已变身为南昌市洪城大众货物运输有限公司。公司开始企业化、规模化运作,员工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变成几百号人,盈利越来越多。
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
随着业务量扩展,公司的物流运输专线越来越多,员工也越来越多,陈云俊发现单靠自己一人管理,有些力不从心,他开始思考如何让公司可持续发展。“利众者伟业必成,内外性一致兼修”成了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我得让员工跟着我过上富足的生活。”经过考察,他想到了让员工富起来、自己也不那么累的方法——让各专线、网点开始由责任承包、半经济承包逐步转型为全经济承包模式,公司对承包的员工实行统一规范的总部管理。陈云俊的方法果然奏效,一时间员工的干劲更足了,员工的生活也变得更富足了,陈云俊由此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
物流由线下搬到线上
时代在变,唯有创新和转型方可生存。“互联网+”的时代,专线物流企业如果靠单打独斗创市场,其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陈云俊再次陷入了思考—— “能否让物流企业抱团取暖?”2009年他把业务迁移至上海后,一个商业构思在他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借助互联网思维、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和资源整合方法,打造平台,实现线上物流服务交易,线下物流服务,将货源企业、物流企业、物流代理商和物流配套商整合”。2010年,平台建成并取名为“物流团购”;2011年,陈云俊在上海正式成立尧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2013年4月,随着物流团购项目回归南昌落地,陈云俊在南昌成立江西尧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去年,公司又构建了第四方物流公共交易服务平台——“风快”平台,平台自去年8月份上线以来,交易金额已经突破1000万元。“‘风快’相当于物流界的‘淘宝’,在‘风快’,‘货’能够找到‘车’,‘车’也能找到‘货’,极大地节约了物流成本。未来‘风快’将在全国56个城市落地开花。”陈云俊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