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接着上一篇讲的,因此有个前提就是国内海量个体司机的存在。
飞机,火车,轮船无论是载人还是货运都是按照事先计划时间走的,除了运营组织上的复杂性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需求端流量足够,能够覆盖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单位成本支出。公路货运中信息不对称使得运输单位成本波动很大,本质上也是需求端流量不能有效聚集。偏远地区的客车往往要等上座率到一定程度才发车,但是在旅游城市,即使是长途班车也可以做到按点发车也是这个道理。
1、司机端揽货
司机端揽货的弊端就是司机不能在多个路线上揽货,一般只能跑固定线路,因为跑固定线路,更加限定了揽货的范围,因此拼货时间和载货率难得保证。另外,因为司机间无序竞争,每个个体司机只能得到市场价或者低于市场平均价,以求得最大的运输量。因此司机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
2、货主端发布信息
这种即是货主的自营模式,这种情况下,要求货主发货有一定计划性,同时保有一定的司机信息,也只能在有限的司机范围内询价,否则服务不能保证,最终,多次博弈之后,货主得到的价格必然高于市场价格,因为货主首先要保证服务。
3、中介模式
鉴于司机端和货主端的弊病,因此货代,
货运信息部,3PL出现了,即所谓合同
物流模式,一方面保证货主服务,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保证司机的收益,但是这种方式货主一般采取招投标方式,以期望获得合理价格。这种方式适用于对服务要求比较高的货主,当然货主也要付出相应对价。另外,就司机来讲,挂靠到这样的公司,其生存状况的改善有限。
4、运满满们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么
如上所述,信息不对称的本质是需求流量无法聚集,而不是单单方便需求和供应信息的互通,因为物流毕竟是实体的流动,如果没有经济的集货和
配货过程,仅仅解决表面信息问题,并不能解决B端货主的问题,也不能有效降低司机拼货和载货的成本。这些互联网平台的竞争对手实际上是德邦这样的企业,因为其服务的对象比较接近,但是显然德邦比较有集货优势。运满满们其实把市场打回了第1和第2种状况,但是并为起到中介应该起到的作用,例如税收,押金,服务,信用等等方面的问题。
5、罗宾逊赢在体量上
国内的货代,3PL因为体量有限,因此对需求和运力的整合有限,并不能改变公路货运小、散、乱、差的现状,只能跟随市场定价,因此利润微薄,反过来更无力整合两端。需求端的流量足够,才能有整合司机运力端的势能,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保证货主的服务,一方面保证司机的运价。而不是反过来,提高货主报价,但不能提供对等服务,压缩司机利润,降低行业整体水平。
信息不对称本质上是需求流量无法低成本聚集,反过来,如何有效聚集司机运力资源,都要进行成本和收益的衡量,一般平台都会陷入蛋生鸡,鸡生蛋的困境,实现的路径一般靠实力,一般靠运气,国内公路货运机会多多,尝试的企业多多,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