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货运量在我国各种运输方式中位居榜首,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超过75%,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庞大的数据背后,是3000多万名货车司机夜以继日的辛劳。是什么造成了货车司机的苦与累?破解顽疾的药方在哪里?
痛点一:竞相压价,市场混乱
江苏南京的大货车司机凌杰40多岁,和妻子搭档开车快20年了。两人轮换着开,人休车不休,尽管也是“蛮拼的”,但他俩感觉今年尤其货难找、钱难挣。
为了找货源,凌杰夫妻俩已经在北京通州区马驹桥的一家物流园等了两天,为省钱吃住就在车上。凌杰带小编参观了他们“移动的家”:驾驶室后排有上下铺,空间比火车硬卧还要小些,车里被褥、酒精炉、锅碗瓢盆俱全。一年之中,夫妻俩差不多有300天要在这个“家”里生活。
凌杰四处转悠找货源,仍一无所获。“现在货运市场竞相压价,把市场搞得越来越乱。有一次装上货都跑出60多公里了,货站打电话不让拉了,原来另一辆车比我便宜了100块钱。”他无奈地说。
一面是市场的混乱,一面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货运价格持续低迷,是货车司机的最大“痛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公路物流运价指数显示,即使在“双11”的拉动下,11月指数仍比上月回落2.6%,比年初回落2.7%。
“公路货运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位居榜首,支撑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但这一领域,多、小、散、乱、弱局面长期存在,货运信息不对称、运价体系不透明,严重制约了公路货运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说。
高速公路
痛点二:多头执法,雁过拔毛
一辆奔跑的货车承担的是一家老小的生计,就是一块“唐僧肉”。交警、路政、运管,还有高速公路管理、城管、环保、工商、卫生、动物检疫等约10个部门执法。
货车司机被罚款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有的货车在车身上焊根铁棍,路政说这算更改车型,一罚就是三千”“车身不干净甚至是驾驶室不明亮,城管说影响市容市貌,一罚就是好几千”。
不同地方和单位对货车司机的违法违章处罚标准不统一,让司机无所适从。同样是超载,交警叫“超载”,最低罚200元;路政部门叫“超限”,最高罚3万元;城管叫“超重”,最高罚2万元;运管叫“超越许可”,最高罚款1万元。这些部门的罚款互不相认,只能叠加。
由于没有统一的执法标准和完善的执法监督,司机宁愿采取“私了”“不开票”等灰色方式逃避执法。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车队老板说,他的车队每年为路上的罚款支出十几万元。在不违章不超载、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平均每辆货车每年罚款“预算”约6000元。
叶子分割线
痛点三:“潜规则”里层层扒皮
干活拿钱,天经地义。然而,运费拖欠、油卡抵运费等业内潜规则又“扒”司机们一层皮。
物流公司用油卡给司机冲抵运费,已经是货运行业见怪不怪的潜规则。司机普遍反映,大家都在用油卡,也在挣油卡。平均下来,一辆货车每年至少要收四五万元的油卡。一趟活儿下来,有的司机收的全是油卡,有的甚至连过路费和保险都没钱交。
物流公司为什么要用油卡抵运费?吴九全开过10多年货车,自己也经营过物流公司。他说,油卡可以抵税,有些物流公司就是借此来维持生存。
有的司机贪图便宜买了这种油卡,却不知这样的油卡必须当月用完,否则就会被物流公司“冻结”。吴九全告诉小编,如果油卡当月没有用完,按规定就不能抵税了。因此,有些物流公司一到月底就会把油卡挂失,司机再没办法使用。这种司机上当被骗的情况在各地比比皆是。
公路
痛点四:“变形金刚”拿命开
“珍爱生命,远离大货”——这是民间对大货车安全隐患最直观的看法。
在国道、在高速公路上,常常可以见到超长超高的大货车行驶。车身超长,司机从后视镜根本看不见车厢后部,基本是凭着感觉开,危险系数极高。这类超标车辆,社会称之为“大祸车”,货车司机称之为“变形金刚”。
小编了解到,目前国内普通的货车车型有6.8米、9.6米、13米、15米不等。车身加车头,总长如果超过18米就算超限了。
按国家相关规定,17.5米长的货车早在2007年起就不再审批。但一名货车司机告诉小编,市场上超过18米的“变形金刚”多的是。“虽然规定不给上牌,旧车年审也比较难。但新车都能买到,总有地方可以上牌、年审。”
改装过的“变形金刚”,最长能到30多米,主要用来运输大家电、汽车等。“谁都知道开这种车危险,真是拿命在干。但是为了挣钱,还是有很多司机开。”一名司机说。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13年我国货运车辆仅为全社会汽车保有总量的10%,而货运车辆万车肇事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为全社会平均水平的2.8倍、4.6倍。事故频发与车辆标准化程度低、技术落后直接相关,货车非法改装现象严重、非法超载超限等问题突出。
业内人士告诉小编,在今年货源不足的情况下,货主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运输成本,想尽办法多装多运,“你不超载有人超载,你不运有别人运”,结果就是“变形金刚”越变越庞大。